中國禮品要從制造走向創造,關鍵步驟是“科技+創新”,電子類禮品作為展示新生代科技力量的代表作,正朝著功能實用化、應用智能化、形象潮流化的方向邁進。
作為禮品界的新寵,上網本、智能手機、生活電器等電子產品不但常見而且時尚,在10月21日的深圳會展中心,現今中國最大的玩具及禮品展會“第十八屆中國(深圳)國際玩具及禮品展覽會”就將展示新鮮的電子禮品。品種繁多、花樣百出的創意新作,不僅在商務、促銷當中大顯身手,在為生活增添浪漫色彩方面亦不遑多讓。
新一代科技結晶“智能芯片”使鍋碗瓢盆開始通曉人意。例如會做面包的微波爐,只要放好面粉和調料,它就會自動攪拌、燒烤,把面包做好,省心又放心。就連小到餐具的刀叉湯勺,其內置的成分分析器都能實時顯示食物中的脂肪、蛋白質和糖的含量。
對久坐于辦公室的白領來說,運動、休息、療養的時間不足,頸椎病、肩周炎、坐骨神經痛等職場頑疾便都避之不及。新一代的便攜式科技保健儀,只有半個手掌大小,卻能利用生物電仿真技術,將不同推拿手法的力度曲線轉換成具有人體肌電特征的電信號,促使肌肉規律運動,產生推拿效果。體積不大,含金量不小,這樣的禮品一經面市就備受追捧。
展會方面11日介紹,屆時觀眾還可以見到結合了MP3和藍牙功能的金屬手表、擁有陶瓷心臟的豆漿機、低碳材料制成的高清電子相冊和電子書等數百種電子新品。
據職業投資人分析,按照目前中國城市化建設、GDP增長、結構調整的進程估算,消費主題大約將可持續30年,相關的產品和服務業都有整合壯大的機遇。
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禮品業商會有關專家表示,市場雖有潛力,但消費領域的競爭歷來最為激烈,禮品企業要有所作為,還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實現突破。一是企業重點建設禮品營銷部門,確立渠道優勢,提升禮品的種類和性價比;二是提升產品的定制化能力,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和解決方案;三是要走文化+創新之路,賦予禮品特殊的附加價值。
一直以來,創新和品牌都是中國制造向創造轉型的兩大軟肋,但行業要持續發展,只有在掌握生產技術和資料的硬件基礎上,打造自主創新和品牌的軟性價值體系,才有望實現向“中國創造”轉型。